税务筹划不能触碰哪些法律红线?

税务筹划这个词在实务中常常会被过度使用。很多时候还与避税或逃税混为一谈。

税务筹划,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,通过对经营、投资、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,尽可能的获得“节税”的税收利益。

从其意义来看,有三个关键要素:

必须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:“超纲”的是犯法,这是基本的红线,也是生命线,不可逾越,也不要轻易尝试。

事先筹划和安排:事后“亡羊补牢”,那是“为时晚也”。

获得“节税”的税收利益:这个是筹划的出发点,也是最终的落脚点。

但是,对于筹划的过程把控,很多时候可能并不准确,有时候对于税法概念混淆不清,有时候可能是理解不到位,有时候可能对税法的运用过于激进,都有可能会导致触碰到法律的红线。

   税务筹划和“逃漏税”混淆

逃税是指“纳税人采取欺骗、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”

之前惊天动地的8亿税收大案,就是这样的例子。本身设立工作室这个做法,已经可以取得不少的税收优惠,可是在此基础之上,还要人为地添加“阴阳合同”,这就是将税务筹划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了。

这样的例子,还有之前被过度使用的“人力资源外包”,明明是公司的员工,为了节省个税和社保,采用违规的人力资源外包方式。通过劳务公司开票,支付服务费的方法,来降低公司应该缴纳的个税和社保。这就是明显的偷逃税行为。

企业应该意识到,从2016年开始,我国的税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金税三期上线、发票数据比对、营业税消失增值税接管、增值税减税并档、税务局实施智能稽查系统等等,这都是给企业的“警报”,以税务筹划为名,偷漏税的行为不能再有了。

   对税收法规理解不到位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税务筹划不是纸上谈兵,更不能将别人的案例生搬硬套,一定要有对税收法规的深刻理解,以及结合自己企业实际情况的运用。

比如,“兼营”和“混合销售”的区分,在税法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。A电梯公司的王会计,看到某娱乐业业主,通过拆分娱乐和餐饮业务,进行税收筹划的案例,于是建议经理,将即将签订的合同改为销售电梯+安装服务,并且将两项业务分别80%和20%的营业额进行核算。之后,还大批量的进行这类操作。最后反而导致了税款的损失。这就是没有充分理解税收的政策,以及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。

因为该公司实质上并没有安装的资质,并不提供安装业务。因此,盲目地将税收筹划的案例生搬硬套,既是没有理解税法的规定,也是没有了解企业的业务。

   
对税收法规的过度运用

有时候,企业采取了过于激进的税收筹划来帮企业节税。“过犹不及”,导致了国家的税基侵蚀。比如在过去,苹果曾经通过税收筹划,使海外收入税率仅仅3.7%,星巴克曾在英国设有800多家分店,累计收入30亿,纳税860万英镑,所得税税负仅仅0.4%。

这种行为由于过于激进,使得各国政府都采取相应的反避税措施来遏制这种行为。CBC MCAA/CRS MCAA/MCMAATA等一系列反避税措施的出台,就充分彰显了各国政府反避税的决心。国家以及跨国的税收法规也是在不断地跟进这些避税行为。因此,企业也要时刻关注税收的动态,不要轻易触碰这些法律的红线。

综上,税务筹划首先不能触碰法律的边界,其次要对法律法规有深刻的理解并结合公司的业务,最后要注意最新的法律动态,不能过于激进。注意这些法律“红线”,才能真正做到运筹帷幄之中,而决胜千里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