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黑洞有什么联系?

科学家们于本周三首次展示了视界望远镜(EHT)观察到的黑洞图像,这一突破性的发现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。

爱因斯坦最初并没有注意到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存在黑洞的可能性

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的引力几何理论,概括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,提供了引力作为空间和时间的几何属性的统一描述,他不像牛顿那样把引力看作一种力,而是把它看作是大质量物体弯曲时空的结果,爱因斯坦用他的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。

但是爱因斯坦只能得到自己方程式的近似解,德国物理学家史瓦西1916年的论文给出了爱因斯坦广义引力方程的第一个精确解,给出了对点质量附近空间几何的解读。他把这篇论文寄给了爱因斯坦后,爱因斯坦回复道:“我没想到谁能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得出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史瓦西的解为一个似乎不可信的情况提供了支持,当足够多的质量一起坍缩时,时空就会发生严重弯曲,从而产生一个超过光速的逃逸速度的引力场,甚至把光也拉进其中,变成时空无底洞。史瓦西提出了时空无底洞(后来被命名的黑洞)存在的可能性,并计算出它们视界的半径,即史瓦西半径。

爱因斯坦最初把黑洞斥为数学上的异常现象,而且,史瓦西本人也明确表示,他相信广义相对论的理论解在物理上是无意义的,所以他非常明确地表示,他不相信黑洞的物理现实。

直到20世纪60年代,主流科学家才开始认真对待黑洞的概念,黑洞逐渐从一个数学概念转化成了一个物理对象。在天文学家中,黑洞的存在被广泛接受。有趣的是,黑洞只有在视界内是完全黑色的,但在视界外,光线可以逃逸,黑洞周围的物质吸积到黑洞过程中通过粘性耗散加热,并将引力能转化为辐射可被观察到。

文章来源:网络整理
  • 发表于 2022-01-13 16:34
  • 阅读 ( )
  • 分类:科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