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因我而死”来自哪个典故,你怎么看这个典故?

卷首语

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因我而死”这个典故出自《晋书·列传三十九》,“伯仁”乃是东晋元帝时期时任尚书周顗的字,“我”呢,则是与周顗同朝为官时任司空的王导,两人做官都挺正直,一来二去就成了好友。

王导曾把头枕在周伯仁的膝上,指着老周的腹部笑问:“这里有什么东西?”

这是笑话好友周伯仁整日就知道饮酒,里面装的酒水哐当响,比诗书多得多了,也算是善意提醒老友喝酒也有个度。

哪知周伯仁张口就说了一句让王导很郁闷的话:“里面空空无物,但是装你这样的几百个人不成问题。”

意思是说老周这肚量,足可以喝趴下几百个王导,其实又暗指自己的容人之量,能甩王导几条街。

王导揣着明白当糊涂,也不生老友的气,乐呵呵一笑而过。

事实上,王导的肚量的确不如周伯仁,最终因为他的小气造成了周伯仁的杀身之祸,以至王导得知事情真相后后悔不迭,连声高呼:我不杀伯仁,伯仁因我而死!

今儿就来讲讲这个典故。

将门之名周伯仁

周伯仁出身世家大族,老爹周浚任安东将军时,率兵灭吴,因军功卓著封为武城侯,典型的将门之后。

如果你相信虎父无犬子那你就错了,周伯仁聪慧归聪慧,人也长得帅,但论起带兵打仗,不如老爹一根汗毛。

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后,西晋差不多走到了末路,人们逃到江东避难,而镇守江东就是周伯仁的好友司马睿。


周伯仁是个牛人,以前地方郡县因他声名之高都想让他出仕做官,而他连想都不想全给拒绝了,就这么一路自得其乐瞎晃荡着。

司马睿一见好友还光棍似地玩得痛快,又是好气又是好笑,于是将周伯仁调到身边,再为他谋划到了荆州刺史、宁远将军等职。

周伯仁一到荆州,连地皮都没捂热,就被人打得抱头鼠窜,亏得王敦、陶侃(陶渊明的曾祖)出手相救,才算没丢了性命。

王敦就是另一个主人公王导的亲兄弟,打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,这王敦不买哥哥的账,偏偏听周伯仁的话,实属周伯仁的超级粉,一见到周伯仁就紧张,羞得面红耳赤,浑身是汗,话都抖不利索,哪怕到了冬天也是如此,大哥王导见此情景感慨最多的就是:一物降一物啊!

战败后的周伯仁无处可去,只好又回到了好友司马睿的身边,患难兄弟该帮还得帮,司马睿就把周伯仁留在军中担任祭酒一职。

周伯仁本就对功名不感兴趣,整天争名夺利还不如喝个两杯,那叫一个畅快。

有时候你不理功名,功名偏偏要找上你,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,周伯仁就稀里糊涂地当上的吏部尚书。

官照做,酒照喝,整天上朝醉醺醺的,遇着不平事还硬着脖子顶撞,要不是好友司马睿知道他这德性,周伯仁再有十个头也不够砍的。

一旁的王导乐呵呵地看着,有时也帮着说两句好话,三人其乐融融,一片祥和。

这份和谐被周伯仁的粉丝王敦打破了!

王敦造反

周伯仁打了败仗,逃离荆州,王敦气坏了,带着兵就替心中的男神复了仇,接任荆州刺史。

文臣怕伯仁,武将服祖逖,这是王敦心中不敢冒犯的两个神。

说起偶像周伯仁还有段小故事。王敦小时力气过人,非常顽劣,没少干翻墙爬树捣鸟窝的事,常引来父亲的训斥和大哥的规劝。

一次正在堂前受训,正好周伯仁来了,小王敦在外人面前丢了脸,当时就浑身不自在。听着教训声,看着王老爹恨铁不成钢的样子,周伯仁就喃喃自语了声:“少年天性!”

这四个字下去,王老爹愣了,王大哥呆了,训是训不下去了,只能草草收场。小王敦一下子就把周伯仁当成了偶象,太牛了,周大哥四个字顶自己跪一个时辰啊!

一个顽童就此被拨下了一棵好学的种子,一旦开花结果,便是栋梁之材。

祖逖去世后,王敦自认为是武将第一人,心气儿就上来了,可是啊,司马睿非常宠信刘隗、刁协两人,就是不肯将眼光落在他身上。

王敦气啊,就跟司马睿对着干,阳奉阴违,光拿钱不办事,这把司马睿也气着了:你两兄弟一文一武,再让你掌握京都兵权,这王朝还能我说了算?恐怕早姓王了!

王敦不理这茬,你不给我做兵马大元帅,我就起兵造反,于是忽啦啦点兵两万,直扑南京。

真是直肠子啊,大哥还在京都,王敦这么一造反,不是把家人往火坑里推吗?

跟王敦本就不对付的刘隗赶紧落井下石,劝司马睿将京王氏一族满门抄斩,免得王家里应外合,夺了这司马江山。

司马睿是带兵打仗出身的,他又不傻,要是真杀了王家满门,就把王敦逼上了绝路,那真是不死不休了,说白了,王敦三分造反,七分是要官,所以司马睿做了两手准备。

一派刘隗领兵去迎击王敦。

二是静观王家反应。

京都就是个大笼子,王家人就是人质,就算王敦打到了城墙下,最后还得和平收场。

司马睿不急,但王导急了!

我不杀伯仁,伯仁因我而死

王导着急失去了理智,对周伯仁误会重重,仇恨之心最终导致了周伯仁之死。

1、伯仁暗助

王导带领有官职在身的王家人跪倒宫门前请罪,司马睿则闭门不见。

司马睿也难做呀!

你兄弟造反,我接见你们,难不成要宽慰你们放心,一人造反罪不及家人,这不是在鼓励你兄弟加大力度造反吗?成了江山是王家的,败了只死你兄弟之人,这买卖谁做谁亏……

若要治你们的罪,就是与你兄弟生死相见,鹿死谁手犹若可知,我能成为埋葬司马江山的罪人吗?我的王大人,当君有我这么憋屈的吗?

只能宣旨:不见!

王导见不着司马睿,感觉到天就要塌了,绝望之极,这时好友周伯仁上朝了。

王导眼晴一亮,就象溺水的人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,凭多年结下的情谊,周伯仁是最有可能拉王家一把的人,因此忙不迭地向着周伯仁大喊道:“伯仁,我家这几百口人活不活全靠你了!”

周伯仁也不答话,径直入宫了,出来时也没有搭理王导,满身带醉,只留下一句话踉跄行去:今年杀反贼立功,换个斗大的金印来戴!”

由此,绝望的王导将昔日好友恨之入骨。

果然,王导肚量不及周伯仁。

朝中皆知王导与周伯仁是好友,如今王敦造反,周伯仁再与王导亲近便有结党之嫌,不但帮不了王家,甚至还会失去司马睿的信任,再无人有效为王家说话,周伯仁故意说杀贼立功来撇清关系,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王家。

在进宫后,周伯仁已经替王导向司马睿求了情,肯定了王家的忠诚之心,而司马睿心里跟明镜似的,王敦造反只是为了要官,而不是要夺司马江山,因此顺坡下驴答应了周伯仁放过了王家。

当初事态紧急,周伯仁顾不得上表就进了宫为王家求情,与司马睿达成的也只是口头约定,因此回家后马上写表上奏,形成正式文书,这才放下心来。

可惜王导心胸肚量太小,不明白周伯仁这番苦心,反而将周伯仁仇恨在心。

2、伯仁之死

王敦打仗只服祖逖,并非自视甚高,而是有真材实料。

王敦率二万精兵,直接打得刘隗几万大军溃不成军,再一路追击,很快攻占到了南京外城,大旗飘舞,马嘶人喊,将内城围了个严严实实!

司马睿一看,这事该了结了,再僵持下去还真可能江山不保,也舍不得杀掉宠臣刘隗、刁协,便放走了两人,再与王敦和谈封官,干戈化为玉帛。

王敦总揽朝政,但也不是骄愎自用之人,对大臣任用首先征询了大哥的意见,当然第一个便是自己的偶像周伯仁。

王敦认为南北两大才子周伯仁与戴若思,文采堪任三司之职(司空、司马、司寇),王导则沉默以对。

王敦再问可否做尚书令、尚书仆射,王导仍不说话。

王敦犹豫了片刻,不知道大哥与好友周伯仁之间有了什么嫌隙,但武将最忌优柔寡断,便一言断了生死:“如果不配为官,那就杀了他。”

王导,依然保持着沉默。

在王导的沉默下,周伯仁被斩首,这个为保护好友一家几百口性命的大义君子,死在了好友的冷血薄情之下。

王导走马上任,处置中书省的遗留文书与事务,其中便有周伯仁为营救王家的表章,这才知误会了好友的苦心,辜负了好友的情义,当场痛哭不已。

后悔不迭的王导回家后对子女说起这段前事,便形成那句千古令人深思的警句:我虽没有杀伯仁,可伯仁是因我(袖手旁观)而死。即使到了黄泉之下,我也无脸面对这样一位好朋友啊。

反思

两个至交好友,本该坦诚相对,将心比心,珍惜来之不易的情谊,而生活中有太多误会,这时应该选择信任而不是产生报复心理,否则,很可能出现我们难以承受的后果。

伯仁之事也在发诫我们,千万不可妄自猜测事情真相,避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,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任何时候,都该保持一定的理智,要敢于出手相助,而不是在盘算得失,肚量来源于长期无私的付出而不是算计,肚量越大,人越快乐!

(图片均来自网络)

文章来源:网络整理
  • 发表于 2022-01-13 16:45
  • 阅读 ( )
  • 分类:历史